刘世军(笔名/三川半)原创2019/11/3篆体的“人”就像简笔画:低头是谦卑,垂手是劳作, 直立代表立功立德立言。仓颉用象形之法不经意间造出了至简至丰寓意深远的“人”字。研究人,自然离不开与人共存的物质世界。
东方哲学以人为本,比力注重人心,而西方哲学更重视物质世界。占有与掠夺在西方哲学中体现过于充实,所以西方世界战争频繁,杀伐纷争不停,以两次世界大战为极盛。人世间不安宁是人心在作乱,贪婪和私欲膨胀是祸根。
中国人善于内观,哲学研究的工具也偏重于人。宗教可以说是哲学中的哲学,是最能体现中国人的三观。儒家有所谓“正心、诚意”“止、定、静、虑”“致知己”等说法;道家也有“致虚极,守静笃”;佛家追求的是开悟见性。
[图片]由此可以看出,儒释道都是关于人的学问,目的都是要打开心智。不管外界情况如何,保持一颗清净无染和不动摇的心,任凭风吹浪打,我自岿然不动。
中国哲学注重人心,重视直觉,“我心即宇宙,宇宙即我心”,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。无论物质世界如何,自己心田快乐安宁才是最重要的。心灵是物质世界的主宰,这是中国哲学的精髓所在。
中国古典文献《论语》 研究人与社会之关系,《老子》研究人与心田之和谐,《易经》研究人与自然之规则,而人是主宰,是焦点。“三才者,天地人”,没有人,天地则无心。为天地立心,历代先贤以此为己任。
一撇一捺是两仪,代表内外正反相互虚实贤愚优劣遐迩……相辅相成和相生相克的原理尽在其中。人生经常游走在理想和现实的边缘。
“日月之行,若出其里;星汉辉煌光耀,若出其中。”人心无穷大,大到能包容天宇。人心又无穷小,小到走不出自己制作的心牢。
人之降世,生生不息,夜以继日,周而复始。身体和思想都在吐故纳新,进取和退守尽在意念之中。
男女媾合组立室庭族群,以致形成社会伦理。人类在生长进化中抑制了野蛮,催生出文明。这一撇一捺演绎了沧桑的历史,一定会缔造出辉煌的未来。东方既白,中国文化已然成为文明的主旋律。
美国汤恩比博士清除偏见,高瞻远瞩,他曾预言:要想解决21世纪的社会问题,唯有大乘佛法和儒家学术。
本文来源:天博综合体育官方app下载-www.junlinvip.com